收录于话题
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常见问题解答》,涉及一般问题、食品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标准、致病菌限量标准、食品产品标准、食品相关产品标准、食品添加剂标准、食品标签标准、检验方法标准等8大方面。本期分享致病菌限量标准相关内容共3条,具体如下。
问1.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》(GB 29921-2021)中提到的“即食食品”和“非即食食品”应如何理解?
答1:“即食食品”是提供给消费者,不需要进一步采取抑(杀)菌处理即可直接食用的食品,如薯片、巧克力、山楂糕等。“非即食食品”指需要进一步烹调的食品,如鲜冻畜禽产品等。
问2. “大豆分离蛋白”是否属于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》(GB 29921-2021)中所涵盖的“即食豆制品”?
答2:GB 29921-2021中的即食豆制品包括非发酵豆制品、发酵豆制品以及大豆蛋白类制品,“大豆分离蛋白”是非即食的豆制品,不属于本标准中“即食豆制品”范畴。
问3. 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》(GB 29921-2021)中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的规定删除了“第一法”“第二法”等表述,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应该如何选择检验方法?
答3:删除第几法的表述并不影响检验方法的选择,因为检验人员可以根据限量要求的具体单位进行判断。如,限量要求的单位为“CFU/g”时采用平板计数法;限量要求的单位为“0/25g”或“未检出/25g”时采用定性方法;限量要求的单位为“MPN/g”时采用MPN计数法。
(来源: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)